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海盐县秦山街道丰山村黄家山景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国际学生们,是受邀前来参加端午民俗活动的。他们将以自己的视角,把海盐的独特魅力分享给更多世界各地的朋友。
“正值端午佳节,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裹粽子、腌鸭蛋等特色民俗活动,让外国学生们也能体验到传统节日习俗,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秦山街道党委委员杜洋说,“这次邀请浙江工商大学的国际学生,也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中国乡村和传统文化。”
腌黄泥蛋是丰山村的特色民俗活动。黄家山有丰富的黄泥资源,国际学生们第一站就是去黄家山挖黄泥,筛黄泥,然后拌上盐和白酒,亲手做一罐正宗黄泥蛋。“我第一次参与这么有趣的活动。”来自马来西亚的黄骏宏说,“我印象中的农村是落后的,来到这里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中国的农村太美了,生活在这里一定非常幸福!”
而来自俄罗斯的林雅立在丰山农趣园内玩得不亦乐乎。本次活动在丰山农趣园内设置了一方泥浆地,参赛者在这个“疯狂泥巴王国”里开展趣味龙舟赛,然后又一起玩“浑水摸鱼”。“太好玩了!”虽然衣服上沾满了泥巴,林雅立却开心得像个孩子,“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农村,也是第一次过端午节,我太喜欢这里了。我会把这些经历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本次活动结合黄家山丰富的竹资源,创意制作竹筒粽。“我的家乡也裹粽子,但是这是第一次体验竹筒粽,独特的清香让人难忘。”来自泰国的李晓雪说,“这里的风景很美,让我有种回家的亲切感。”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农村,嘉兴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走在前列。”越南留学生范伟去过不少国家和地区,前段时间他还特地到海盐县做过美丽乡村的相关调研,对整体情况相对比较了解,“一方面,环境非常整洁美丽,各种文化设施齐全;另一方面,村民收入水平较高,城乡差距很小,村民接触的文化资源与城市没有区别。”
浙江省文化特派员、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丛天落说,“我们非常欢迎国际学生们能把所见所闻宣传出去,通过他们的渠道让更多国际友人深入了解美丽乡村、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发展成果。”当天,国际学生们还近距离感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盐滚灯”的魅力,体悟到了当地百姓开放进取的昂扬精神。
浙江工商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学生的国情教育,近来来不断加强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以基地为平台,以感知中国系列活动为载体,以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为智库,不断夯实及拓展国情教育的领域和层次,本次活动的圆满举办也是本年度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