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与新的开始。1月17日,“金蛇迎春 祥福满盈”2025年海盐县农村文化礼堂 “我们的村晚”新春晚会在沈荡镇永庆村文化礼堂热闹上演。在充满欢乐与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我校国际学生受邀体验当地民俗并作为特邀嘉宾奉献了歌舞节目《跨文化视界》,为这场乡村文化盛宴增添了一抹别样的国际色彩。
我校参与此次活动的国际学生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泰国、也门等10多个国家,他们怀揣着对中国乡村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情,走进沈荡,深度体验当地民俗和村晚文化。乡村市集无疑是海盐最具新春仪式感的活动之一,火红的春联、琳琅满目的年货、热闹的叫卖声,人来人往间汇聚起浓浓的年味。
“大家好,我是来自俄罗斯的佳雯,我在沈荡村晚的集市上,吃到了我最爱的糖葫芦!” 佳雯来中国已有五年,今天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农村感受新年氛围。佳雯告诉记者:“俄罗斯也有新年,对我们而言,新年是和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也是新一年的开始。我知道中国的新年同样意味着团圆和热闹,能在新的一年收到邀请来乡村体验年味,我感到十分开心。”
打年糕、写福字、画糖画、做麻团、蛇年拓印…… 充满传统文化元素的乡村集市和年味十足的特色商品,让国际生们赞叹不已。来自巴基斯坦的侯赛因表示:“在我们巴基斯坦也有类似春节的节日,更多的是迎接春天,人们也会走亲访友,热闹过节,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和家乡一样的快乐气氛。”
逛完热闹的市集,主办方还安排参观了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沈荡镇官酱园,详细地了解了官酱园的历史以及独特的酿造工艺,夏酿酱油冬酿黄酒,国际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解,深刻感受着中国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随后,好客的海盐人民还邀请我校国际学生一起吃 “年夜饭”,开启了年菜制作之旅,填馅、包饺子、烧火、下饺子,大家齐心协力下,一个个饺子下水煮熟,大家围坐一桌,共庆新年,互道祝福。来自俄罗斯的马克说:“俄罗斯也吃饺子,我爱吃饺子也会包饺子,自己动手做的饺子更好吃,更有意义。”
当晚,重头大戏村晚准时上演。舞台上灯光璀璨,节目精彩纷呈。我校国际学生带来的精彩节目《跨文化视界》更是将晚会推向高潮,来自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同学们展示了他们国家的传统舞蹈和歌曲,收到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而他们与村民共同排练、同台演出,通过亲身实践,深入感受中国乡村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让他们对中国乡村的风土人情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增进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我们的村晚”活动如同一座跨越国界的文化桥梁,一端是海盐深厚的本土民俗底蕴,另一端是国际学生们带来的多元文化。
此次国际学生亮相海盐村晚,也是我校与海盐县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此前,双方已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实践基地和乡村课堂项目。海盐村晚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我校国际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融入中国社会的平台。通过这样的合作,不仅为国际学生提供了更多了解中国国情、体验中国乡村文化的机会,也为海盐县的国际传播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讲好海盐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升海盐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未来,我校将继续加强与海盐县的合作,推动更多类似的交流活动,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和助华的国际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