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华章・国际新声│《钱塘湖春行》

发布者:张佩佩发布时间:2025-04-28浏览次数:10

朗读学生简介

英文名:Shmetkova Arina 

中文名:阿丽娜

国籍:俄罗斯

专业:汉语言文学(商务汉语方向)

年级:大四

获得奖项:

1.获2023年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诗词讲解国赛二等奖;

2.获2024年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朗诵竞赛省赛三等奖。

作品简介

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名。此诗写杭州西湖,堪比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充分地表现了西湖的美景神韵。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上宽广的,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前面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面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    

“乱花”“浅草”一联,写的虽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却有紧密的联系:春天,西湖哪儿都是绿毯般的嫩草;可是这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游人来往最为频繁。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连歌姬舞妓也都喜爱骑马。诗用“没马蹄”来形容这嫩绿的浅草,正是眼前现成景色。

“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这些词语的运用,在全诗写景句中贯串成一条线索,把早春的西湖点染成半面轻匀的钱唐苏小小。可是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剧发展之中。从“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一联里,透露出另一个消息: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开遍,湖上镜台里即将出现浓妆艳抹的西施。

这是一首写景诗,它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融和骀宕的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所谓“象中有兴,有人在”(方东树《续昭昧詹言》);所谓“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是应该从这个意义去理解的。

在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当下,为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浙江工商大学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推出“浙商大・诗韵华章・国际新声”系列视频专栏。

该专栏以“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形式开展,教师挑选涵盖古诗词、现代文学等经典中文作品,指导国际学生深入解读作品内涵,并以饱满的情感朗诵作品,畅谈自己的感想,在展现中文韵律与内容之美的同时,助力国际学生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际学生跨文化沟通与国际传播能力。

系列视频既是国际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也为全球观众打开了了解中国文化与发展的窗口。希望国际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世界听见浙商大国际学生讲述的“中国故事”,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