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打造了包括汉语能力培养、中国概况等与国际学生教育密切相关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和品牌课程群。在建设期内,国教学院新增三门课程,分别是《感知中国》《当代中国全景》和《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感知中国》主要通过课堂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包括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国风土人情、乡村发展、经济建设、知名企业和工业发展等,让国际学生体验中国文化,提高对中国文化制度的理解和认同。《当代中国全景》课程内容包含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等内容。课程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向国际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发展的历史,介绍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理念,增进国际学生对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国际学生对“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的情感认同,成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积极力量。《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通过专题讲授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向学生展示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提升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能力和获得感,从而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士。不仅仅是国教学院,各学科性学院把握文化认同的取向性、教育内容的真实性、教育活动的互动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因材施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国情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共同构建以第一课堂(国情教育)为主,第二课堂(实习实训实践)、第三课堂(双创实践)、第四课堂(中外学生共同成长社区)为辅的协同育人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体验感悟能力、认知分析能力、判断辨别能力和反思提炼能力。
序号 | 学院 | 课程 名称 | 授课 教师 | 职称 /职务 | 授课语言 | 授课层次 | 上课形式 | 课程简介 | 获奖情况(无可不填) |
1 | 工商管理学院 (MBA学院) | 国际商务策划 | 杨爽 林莉 | 讲师 副教授 | 英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本课程作为国际商务专业必修课程,旨在构建基于跨文化差异的国际商务划能力。 | 获评2022年浙江省一流线下国际课程 |
2 | 工商管理学院 (MBA学院) | 跨文化管理(英) | 曹丹 | 讲师 | 英文 | 本科 | 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 | 使学生掌握跨文化管理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跨文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并能运用跨文化管理的有关理论分析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在实践层面中遇到的问题。 |
|
3 | 工商管理学院 (MBA学院) | 国际商策划(英) | 曹丹 | 讲师 | 英文 | 本科 | 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 |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较扎实地掌握国际商务活动相关理论与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具备策划国际商务经济活动的实际能力。 |
|
4 | 工商管理学院 (MBA学院) | 微观经济学 | 徐晶 | 讲师 | 英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使学生深入了解多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垄断)、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等专题,通过案例研究等方式分析特定企业(中国企业为主)的内在特质并提供政策性建议。 |
|
5 | 工商管理学院 (MBA学院) | 管理学原理 | 江婷婷 | 讲师 | 英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留学生对中国博大精深的管理思想、中国人的优秀素养与民族气节、中国企业家在迈向全球化管理者的坚毅和智慧的认同感。 |
|
6 | 工商管理学院 (MBA学院) | 外包管理 | 江婷婷 | 讲师 | 英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基于外包基本理论以及典型外包企业案例的介绍,突出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走出去”战略等政策红利的支持下,通过承接国际外包业务积累国际化资源和能力,成长为大型国际企业的过程,同时突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帮助留学生全面客观认识中国经济发展规律。 |
|
7 | 工商管理学院 (MBA学院) | 企业国际化发展与管理 | 江婷婷 | 讲师 | 英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基于优秀企业案例向留学生介绍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路径与特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跨国企业如何与国内市场相互赋能、数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跨国企业“数字出海”与“海外数字化”现状。 |
|
8 | 工商管理学院 (MBA学院) | 宏观经济学 | 林莉 | 副教授 | 英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经济学理论的讲授,培养学生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规律,具备分析宏观经济变化和解读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 |
|
9 | 工商管理学院 (MBA学院) | 国际经济学 | 林莉 | 副教授 | 英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掌握分析国际经济现实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思路,并能够应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分析某些国际经济现象。 | 获评2022年浙江省一流线下国际课程 |
10 | 工商管理学院 (MBA学院) | 国际商务礼仪 | 胡玮玮 | 教授 | 英文 | 本硕博 | 课堂授课 | 以“拓宽学习路径、提升职业素养、注重商务时效”为原则,通过培养学生掌握国际商务礼仪的原则、规范,熟悉多元文化礼仪和中华传统礼仪;促进敏锐的跨文化人际能力、卓越的礼仪运用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形成;成为热爱中华文化的、具有高度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 获评2020年浙江省一流线下国际课程 |
11 | 工商管理学院 | Project Management | 张晓鹏 | 讲师 | 英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介绍中国高铁的发展近况,并融入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点,由于有些学生来自的国家有中国承建的高铁,可以由学生来分享他对中国高铁的印象及对当地经济民生的推动作用。 |
|
12 | 工商管理学院 | Business Negotiation | 谢宏 | 副教授 | 英语 | 本科 | 课堂授课 | 除了一般化的谈判知识框架和理论工具之外,对于国际商务谈判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差异以及相应的谈判策略选择等环节,补充介绍一些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及其在谈判、谋略方面的论述,让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在商业活动中的智慧成果。 |
|
13 | 工商管理学院 | Customer Behavior | 谢宏 | 副教授 | 英语 | 本科 | 课堂授课 | 在授课过程中也会涉及中华商业智慧以及中华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哲学思考,使国际学生了解并喜爱中国商业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
|
14 | 旅游学院 | 酒品与饮料课程 | 陈觉 | 教授 | 英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酒和饮料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掌握品鉴和搭配技巧,提高对酒品和饮料的认识和欣赏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留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异国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和社交场合中的酒品和饮料。 | 浙江省一流国际化课程 |
15 | 旅游学院 | 旅游学概论 | 吴俊 | 副教授 | 英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 通过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中国旅游市场的特点、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中国旅游政策的特点的学习,将中国国情元素融入留学生的旅游学概论中,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素养和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 |
|
16 | 旅游学院 | 旅游文化和社会学 | 张延 | 副教授 | 英文 | 本、硕 | 考察加现场教学 | 留学生的旅游文化和社会学课程旨在帮助留学生了解旅游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课程内容包括介绍旅游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旅游社会学的定义、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等。 |
|
17 | 旅游学院 | 旅游地理学 | 羊晓涛 | 副教授 | 英文 | 本科 | 现场案例教学、实践考察一体 | 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帮助留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和现状从而更好地了解旅游业的运作和发展趋势;帮助留学生了解旅游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更好地了解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
|
18 | 会计学院 | Fundamental Accounting | 李秋茹 | 讲师 | 中文 | 本科 | 线上授课 | 培养专业兴趣及专业素养,具有跨文化交际与商务沟通能力,熟悉和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贸易、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能够参与并促进中国与其所在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以培养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熟练运用会计学这一门“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
|
19 | 会计学院 | Accounting | 李秋茹 | 讲师 | 英文 | 本科 | 线上授课 | ||
20 | 会计学院 | Financial Management | 徐燕 | 讲师 | 英文 | 本科 | 线上授课 | 旨在培养重点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具备全球战略思维、熟悉国际财务工作规范和惯例的国际财务管理人才。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财务分析的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和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华友华,并促进中国与其所在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 |
|
21 | 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 | 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 | 古昕 | 讲师 | 英文 | 本 | 线上线下结合 | 本课程内容构建“一体两维三比较”的知识架构。从历史视角比较证明西方金融体系的发展也是试错纠错的结果;从中西方发展现状比较证明金融体系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哪种更适合本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政治文化等社会体制更匹配,更和谐;从未来金融演变趋势比较证明金融要回归实体,金融要服务长尾群体,更包容、普惠。 | 2022年“省级一流本科国际化线上课程” |
22 | 法学院 | 国际法 | 宋杰 | 教授 | 英文 | 本硕博 | 课堂授课 | 在课程中融入对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的介绍,使得留学生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 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期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020年,获评省级国际化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23 | 法学院 | 侵权法 | 裴蓓 | 副教授 | 英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1.遵守中国法律,尊崇法治精神。侵权法的制定和修订,说明了中国法律的不断进步,是对法治精神的尊重和对私权的保护,且与国际规则接轨。将通过介绍文献及条款进阶式的变化得到落实。 2. 强调公平正义,突出责任担当。通过归责原则的介绍,关注侵权法调整的是民事关系,强调主体的平等性,也强调双方实力明显不平等状态下采用公平责任原则,正如我们在国际关系中强调大国要有担当。 3.尊重一国文化,理性判断案情。通过“特殊侵权”讲解,介绍典型案例,探讨同样情况在中国大陆属于侵权,而在境外不属于,或者相反,让留学生意识到法律制度的设立有其历史文化背景,要尊重不同国家的法治和历史文化。将通过不同国家侵权案例比对得到落实。 | 2020年,获评省级国际化线下一流课程 |
24 | 法学院 | 法理学 | 苏新建 高一飞 | 教授 | 英文 | 本科 、博士生 | 课堂授课 | 在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当下中国国情、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等问题,让学生立足中国国情,合理借鉴外国经验,理性分析学习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 | 2022年,获评省级国际化线下一流课程。 |
25 | 法学院 | 法律汉语 | 俞燕宁 裴蓓 | 教授、副教授 | 中文、英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法律汉语课程是以技能为基础的,为法律专业学生或即将毕业于以中文为媒介的法律专业的学生设计。它的重点是培养聆听讲座或研讨会所需的必要技能。使学生掌握专业的法律词汇和语言,以成功参与中国的法律实践。 |
|
26 | 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 | 中外建筑与文化 | 田敏 | 讲师 | 中文 | 本科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与政治、社会、文化及民族宗教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建筑基本知识并能同建筑艺术和文化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人文与艺术修养以及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学生地理、历史、民族风情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为其思维开拓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领域。 |
|
27 | 艺术设计学院 | 中外美术通史 | 叶玉 | 副教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主要讲述中外美术的发展、演变。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各时期的美术样式、艺术史上的基本风格;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和体验;建立学生对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
|
28 | 艺术设计学院 | 中外建筑史 | 张陶然 | 讲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中外建筑史课程涉及中外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下出现的不同建筑类型,在中外典型的建筑构造、材料等方面作了介绍,为建筑设计基础、功能与空间等课程做好知识铺垫。 |
|
29 | 艺术设计学院 | 中外园林史 | 张陶然 | 讲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本课程是研究中外园林起源、发展变迁一般规律的科学课程,涉及有关园林的基本概念,类型划分,代表园林和人物,风格特点,代表思想流派,园林成就和史鉴意义等。 |
|
30 | 艺术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史 | 宫政 | 讲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介绍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使学生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把握工业设计的发展未来。 |
|
31 | 艺术设计学院 | 现代设计史 | 宫政 | 讲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设计语言,感受、思考设计家对造型设计基本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提高学生对优秀设计的鉴赏与评价能力,使学生在崇尚设计家的同时、打破名家神话观念,增强对设计学科学习的信心。 | 2020年被评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32 | 艺术设计学院 | 中国画 | 杨馨 | 讲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在设计专业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历史,中国画的审美特点,中国画的形式特点,以及其技法表现特点,从而为综合插画设计服务。创造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 |
|
33 | 艺术设计学院 | 国画 | 毛静 | 副教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本课程在具体的教学中,坚持“古为今用”的方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临摹优秀作品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索学习;结合国画造型独特处理的表现方式,从技法掌握的难易程度出发,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
|
34 | 艺术设计学院 | 陶瓷文创设计 | 陈昊 | 副教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较为系统地了解陶瓷文创的基础知识,提高认识及表现能力。对当前陶瓷工艺及文创有个基本的了解,增强实际设计能力,把器物的表面美学和功能作更为深入的了解。 |
|
35 | 艺术设计学院 | 风景园林设计考察 | 朱丽平 | 讲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场地规划、平面布局及植物景观的考察、分析,增加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规划及建筑技艺的了解,学习和感悟中国古典园林的表现和营造手法。 |
|
36 | 艺术设计学院 | 传统建筑考察 | 朱丽平 | 讲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 通过对传统建筑的场地规划、平面布局及立面外观的考察、分析,增加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知识的了解,学习和感悟传统建筑的表现和营造手法。 |
|
37 | 艺术设计学院 | 设计元素分析与考察 | 时少波 | 副教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 使同学们系统地了解陶瓷设计学科的基础知识,提高认识及表现能力。通过实地考察的形式和过程获得对传统形态的认知,现代工艺的发展,实地体验工匠精神。 | 2022年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38 | 艺术设计学院 | 中国设计史 | 冯炜 | 教授 | 中文 | 硕士 | 课堂授课 | 本科课程旨在掌握中国设计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逻辑形态,为学生独立地思考和设计问题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参照,增强学生从事设计研究的理论素养和历史寻根意识。 |
|
39 | 艺术设计学院 | 设计考察 | 黄伟 | 副教授 | 中文 | 硕士 | 课堂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 通过对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元素、元素符号形态的考察分析和研究,寻找具备传统民族风格和流行趋势相融合的元素语言和表现方法,探索继承保护并发扬中国民族元素的新思路。 |
|
40 | 国际教育学院和人文与传播学院共建 | 高级商务汉语 | 王晓华 | 副教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 | 以普通汉语为基础,商务汉语为主干,中国商务、中国经济、中国历史与社会文化为主要课程,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现代汉语知识以及商务汉语的基础知识,具备较高水平的商务汉语言语表达能力;具有跨文化交际与商务沟通能力,熟悉和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贸易、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商务工作、经贸合作的基本方法,能够参与并促进中国与其所在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以培养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熟练运用汉语作为商务工作语言的应用型人才。 | 获评2020年浙江省一流线下国际课程 |
41 | 国际教育学院 | 高级商务汉语 | 赵军 | 讲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课外实践结合 | 使同学们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商务文化、浙商四千精神等内容,面向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 2022年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42 | 国际教育学院 | 中国概况 | 张俊英 | 教授 | 中文 | 本科 | 课堂授课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 靶定课程高度,坚持价值引领导向,将育人元素融入授课过程,精心培育、细心引导;结合国内城乡发展、法制教育等案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结合浙江乃至长三角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留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真切感知,深刻认识中国国情与文化。 | 2022年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 |
43 | 国际教育学院 | 当代中国全景 | 丛天落 | 讲师 | 中文 | 本硕博 | 课堂授课 | 课程内容包含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等内容。课程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向国际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发展的历史,介绍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理念,增进国际学生对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国际学生对“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的情感认同,成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积极力量。 |
|
44 | 国际教育学院 | 感知中国 | 徐蓓佳 张元勋 谌曾灵 高布克 许飞燕 叶卫挺 | 讲师 | 中文 | 本硕博 | 课堂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 通过参与和体验各类实践活动,向学生介绍包括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国风土人情、乡村发展、经济建设、知名企业和工业发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国际学生能更加了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国情,加深对中国的认识,更好地在中国学习和生活。从而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士。 | 2023年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45 | 国际教育学院 | 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 | 吴雅云 | 讲师 | 中文 | 本硕博 | 课堂讲授 | 通过专题讲授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向学生展示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从中国文化和国情的角度帮助学习解读中国、感知中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准确的了解并理解中国文化,提升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能力和获得感,从而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 |
|